欧美亚州二区,欧美日本三区,欧美区自拍区,欧美另类一区

聯(lián)系我們
藏品搜索
你的位置:首頁 > 鑒定評估 > 當品鑒定

貴金屬飾品典當鑒定與評估

2017-07-27 17:12:25??????點擊:

貴金屬飾品典當鑒定與評估 

  貴金屬的種類:

我們一般把在地球上含量稀少、分布分散、開采復雜、應用廣泛,價值高、價格昂貴的金屬元素統(tǒng)稱為貴金屬,它們分別是金、銀、鉑、鈀、銠、釕、鋨、銥等八種金屬元素.其中鉑、鈀、銠、釕、鋨和銥為鉑族元素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是所有的貴金屬都可以用來制作成首飾,目前,我們常見的只有金、銀、鉑、鈀用于首飾的加工和制作,而銠不能單獨制作成飾品,通常用作首飾的鍍層。
1.黃金飾品
(1)黃金飾品的成色含量
黃金飾品的成色含量是指黃金的純度,一般用“K”或百分比來表示,舊時也有用九成、五成等來表示的,“K”是英文Calat的音譯,用“K”來表示黃金純度有:24k、22k、20k、18k、14k、9k等,每1k用百分比表示為4.1667%的純金含量。
其分別用百分比表示為:99.99%、91.65%、83.33%、75%、58.33%、37.5%。
俗話說,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”,因此24k黃金的含量并不能表示為100%的純金,作為飾品,其經(jīng)常也定義為足金和千足金,即990和999之分。
K金 :通常,我們把24k含量以下的黃金飾品稱為k金飾品,某種類型的k金的含金量是統(tǒng)一的,但配方卻不盡相同,故有K黃和K白之分,或者其它多種顏色的彩色K金飾品.K白金”并不是K鉑金,而是一種白色的K黃金(英文名稱為White Gold,即白色金)。
(2)、黃金飾品的標識
黃金飾品一般在其飾品上刻有品牌及材質(zhì)含量標識,如下:
24k標識:24k、足金、千足金、G999或AU999等。
22k標識:22k、916、Au916等。
18k標識:18k、750、Au750、G750等。
14k標識:14k、585、Au585等。
品牌標識:Bulgari (寶格麗)Tiffany (蒂芙尼)cartier(卡地亞)、周大福(CTF)、明牌等文字或圖案。
其它標識:重量標識,如1OZ、100g(克)等,另外還有一些國家名稱標識等。
2.銀飾品
(1)銀飾品成色含量及標識
銀飾品的成色含量一般都在80%以上,通常足銀的含量不能低于990,銀圓的含銀量一般都在88%以上。
大部分銀飾品都刻有925或S925標識,最低含量的一般為含銀量(千分數(shù))800。銀圓作為貨幣,往往標識年份、重量、幣值等。
3.鉑金飾品
(1).鉑金飾品的成色含量及標識
鉑”屬于鉑族元素,民間有“白金”的稱法,但嚴格說“白金”要與“K白金”相區(qū)分。鉑金飾品的成色含量(千分數(shù))有999、990、950、900、850等,一般來說,“鉑”含量低于850的不能稱作為鉑金飾品。
根據(jù)世界鉑金協(xié)會的標準,鉑金飾品都標注有Pt標識,如:Pt999、Pt990、Pt950、Pt900、Pt850等,也有標識“足鉑”或“足白金”的,理論上其鉑的含量為990,但根據(jù)經(jīng)驗,往往標識“足白金”的鉑金飾品其“鉑”的成色含量只有900。
4.鈀金飾品
(2).鈀金飾品的成色含量及標識
鈀金飾品在市場上見得最多的成色含量都為(千分數(shù))990和950,按照國際的標記方式,一般在純度千分數(shù)前冠以Pd。
例如:Pd990、 Pd950
貴金屬飾品的鑒定
(1)傳統(tǒng)經(jīng)驗鑒定手法
眼看:貴金屬飾品的光澤比一般合金要亮且正,正規(guī)品牌的往往拋光細致、工藝精良,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效果很好。
手掂:貴金屬飾品的比重(密度)比一般合金要大,即使是貴金屬飾品之間用手掂也存在明顯區(qū)別。
手扳:由于貴金屬飾品柔韌性較好,尤其使黃金,用手很容易扳動或扭動,而且容易復原.
聽聲:貴金屬飾品密度大,韌性強,墜感明顯,敲擊和摔打聲音往往實而悶。
(2)條痕法操作方法
貴金屬飾品在檢測前,在試金石上面磨劃出一條細條痕,用10倍放大鏡觀察飾品磨口和在試金石上的顏色,通過顏色可基本判斷該飾品的類別和含量,結(jié)合酸水(化學測試法)測試法亦可進一步驗證真?zhèn)巍?/span>
(3)一般科學法——火燒法
俗話說”真金不怕火煉”,貴金屬飾品中都可以用火燒法來進行真假檢驗,尤其是黃金,用火燒法檢驗黃金更是自黃金為人類發(fā)現(xiàn)以來廣泛用到的方法,毫無疑問,它也是一種科學方法,其原理是根據(jù)貴金屬耐高溫(熔點高)的特點,以及與其它一些金屬不太相完全融合的特點來取得鑒定結(jié)果的。
火燒法操作方法:
1、過火,過火就是只是把黃金燒紅,如黃金純度不夠(如K金),或其他常見的低價金屬仿制黃金飾品,其顏色會很明顯的變色。
2、熔化(完全改變形態(tài)的破壞方法)
(1)完全熔化,冷卻后顏色為金黃色,用剪子可將其剪開其斷口平滑,可確定為真實。
(2)完全熔化,冷卻后顏色為金黃,表面有白色顆粒殘留或用剪子能難將其剪開,斷口放大鏡觀察出現(xiàn)白色或其他顏色的點狀顆粒,可確定為摻有鉑族元素的黃金。
(3)完全熔化,冷卻后顏色非千足金黃色,說明金子純度不夠。(另行判斷成色)
(4)不能熔化,可判定為非黃鉑金類高熔點材質(zhì)亦或火槍的溫度不夠。